序号 |
現象 |
原因 |
解決方案 |
1 |
粉末結團 |
1.粉末受潮,受熱 |
1.貯存于幹爽陰涼處、容器要密封 |
2.貯存超期 |
2.于保質期内使用 |
||
3.受重壓 |
3.容器要承受得住重壓 |
||
2 |
噴槍出粉量 |
1.供粉器不正常 |
1.檢查供粉器是否積粉或堵塞 |
2.空氣壓力不足和壓力不穩 |
2.加大壓力與穩定壓力 |
||
3.輸粉管過長 |
3.盡量減少輸粉管長度 |
||
3 |
噴槍堵塞 |
1.粉末混入粗粒狀異物 |
1.将粉末過篩 |
2.粉末在噴嘴處粘附硬化 |
2.噴嘴經常清洗 |
||
3.輸送粉氣壓過低 |
3.加大輸粉氣壓 |
||
4 |
工件不上粉 |
1.輸出電壓不足 |
1.升高輸出電壓 |
2.空氣壓力過大 |
2.調整氣壓 |
||
3.工件除鏽不徹底 |
3.徹底清潔工件表面 |
||
4.工件接地不好 |
4.檢查工件是否接地 |
||
5 |
粉末飛揚 |
1.噴室回收袋不吸塵 |
1.檢查回收袋 |
2.抽風管堵塞 |
2.檢查抽風管 |
||
3.氣壓太高出粉量多 |
3.調整氣壓 |
||
6 |
粉末打火 |
1.工件接地不好 |
1.檢查工件接地裝置 |
2.噴嘴與工件距離太近 |
2.工件與噴嘴要保持一定距離 |
||
3.粉末密度過大 |
3.減低輸粉氣壓和檢查回收裝置 |
||
4.噴槍電阻過大 |
4.更換電阻 |
||
7 |
表面起粒點 |
1.工件處理不幹淨留有塵粒 |
1.工件表面應處理幹淨 |
2.重複使用的回收粉未過篩 |
2.回收粉過篩再用 |
||
8 |
表面流挂 |
1.噴塗過厚 |
1.噴塗時掌握适當的厚度 |
9 |
表面桔皮 |
1.噴塗壓力太大,噴塗不均勻 |
1. 熟練掌握噴塗技術 |
2.粉末結團,霧化程度差 |
2. 不使粉末結團,調整噴槍出粉霧化程度 |
||
序号 |
現象 |
原因 |
解決方案 |
10 |
色差 |
1.烘烤時間過長或過短,烘烤溫度過高或過低 |
1.參照供粉商提供的固化條件調校 |
2.烘爐溫度局部異常 |
2.檢查烘爐加熱部件狀況 |
||
11 |
表面失光 |
1.摻進新粉中的回收粉出現問題 |
1.暫停使用有問題的粉末 |
2.不同廠家或不同類型粉末混合 |
2.避免混合不同的粉末 |
||
12 |
塗層不均勻 |
1.噴槍與工件的距離過近 |
1.調整好工件與噴槍的距離 |
2.高壓靜電發生器電壓不穩 |
2.調校高壓靜電發生器 |
||
3.粉末結團 |
3.防止粉末結團 |
||
13 |
針孔 |
1.輸出電壓偏高 |
1.把電壓調低 |
2.噴槍與工件距離太近 |
2.噴槍适當遠離工件 |
||
3.塗層太厚 |
3.嚴格控制塗層厚度 |
||
14 |
塗膜表面 |
1.烤烘時間或溫度不夠 |
1.遵照供應商提供的固化條件适當提高溫度或延長時間 |
15 |
縮孔 |
1.工件表面有油污 |
1.工件必須幹淨 |
2.工件表面凹凸不平 |
2.工件表面打磨平滑 |
||
3.不同廠家或者不同類型的粉末互相混合 |
3.清理幹淨噴塗設備及回收裝置,避免混合不同的粉末 |
||
16 |
氣泡 |
1.工件表面處理後,水份未徹底烘幹 |
1.加強工件表面處理規程 |
2.工件不平滑留有孔隙或含碳量過高 |
2.表面要打磨平滑 |
||
17 |
漆膜脫落 |
1.前處理不幹淨 |
1.工件前處理必須幹淨 |
2.固化溫度時間不夠 |
2.遵照供應商提供的固化條件适當提高溫度或延長時間 |
||
3.工件氧化膜未脫除 |
3.用砂紙打磨去除氧化膜 |
||
18 |
工件邊拉絲 |
1.噴槍電壓過高 |
1.适當調低電壓 |
|
|
|
|